大家好,今天我将为大家深入探讨《红色警戒2》及其相关版本,包括《红色警戒2:共和国之辉》以及即将到来的《红色警戒2》重制版2020。在开始之前,让我们先了解一些背景信息。
背景信息
《命令与征服:红色警戒》(Command & Conquer:Red Alert)是一款由Westwood及EA开发,美国艺电游戏公司发行的即时战略(RTS)游戏。自2019年以来,该系列游戏吸引了大量玩家,尤其是在中国,根据2019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《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》,我国未成年网民中,有64.2%的人将玩游戏作为主要休闲娱乐活动。在享受游戏的同时,玩家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,比如网络断线、游戏版本差异等。
红警系列版本概述
截至2019年8月,红警系列共有5款游戏,分别是《红色警戒95》、《红色警戒1》、《红色警戒2》、《尤里的复仇》和《红色警戒3》。
1. 《红色警戒95》:这是整个红色警戒系列乃至当今RTS之王《命令与征服》的开篇之作,是整个系列的基础。
2. 《红色警戒:命令与征服》:这是一款角色扮演单机游戏,玩家在游戏中可以采集资源、升级建筑、造兵攻打等。
3. 《红色警戒2:命令与征服》:这是由Westwood制作、EA发行的一款即时战略游戏,讲述了爱因斯坦杀死希特勒后,苏联与盟军开战的故事。
4. 《红色警戒2:尤里的复仇》:这是《命令与征服:红色警戒2》的资料片,增加了尤里阵营,讲述了苏联与盟军再次开战的故事。
5. 《红色警戒3:命令与征服》:这是《命令与征服:红色警戒》系列的第三部,故事围绕虚构的“第三次世界大战”,最终形成了苏联、盟军与旭日帝国三足鼎立的局面。
解决常见问题
1. 红警2联机断线问题:这是由于网络异常导致的,建议检查网络连接。
2. 《红色警戒2:共和国之辉》中的BUG:在原版中,幻影坦克在不移动或攻击时是一棵树,能被看到。但在《红色警戒2:共和国之辉》中,幻影坦克直接隐形,不攻击就不会被看到,这是一个很大的BUG。
3. Windows 10无法运行《红色警戒2》核战争问题:右键点击红警2的图标,选择属性,在属性面板中勾选“以兼容性模式运行这个程序”并选择“Windows XP Service Pack 3”,再勾选下方的“以管理员身份运行此程序”,点击应用然后确定后再去运行红警2。
《红色警戒2:共和国之辉》游戏键盘功能介绍
1. 展开基地:游戏登陆时,先准备,左手食指放在N键,无名指放在D键上;进入游戏,连续按N/D,展开基地,点电场。
2. 点电场后,左手小指快速按TAB,瞄一下颜色,鼠标左键点选结盟;小指按ESC退出;左手食指按B,鼠标左键,信标提示盟友自己位置。
3. 做建筑时,鼠标要停在你建筑要放的地方,小指放在Q/W键上,调整建筑目标摆房处与建筑栏的位置为min.电场好,小指按Q/W键,迅速点放。
4. 造兵时,左手无名指按E,鼠标点。
5. 造狗时,指挥从各个方向探图。指挥狗探图时,可以先点大概方向,先让狗跑起来,在狗的跑动过程中再具体点方向,这样可以节约2-4秒鼠标移到狗要跑向的地点的时间。
6. 手动分段指挥狗探路,以免被咬或者打死,指挥狗和建筑点放,即回基地用左手大拇指掌根压空格键切换(一般用H键),因为初期,如果没有发生其他时间,那么基地展开的地方便是第一事件。
7. 做重要区域,用大姆指和中指按CTRL+F1-4做编号,按F1-4便可以将视野切换到这一区域。
8. 平常,左手小指,无名指和中指,分别放在Q,W,E三个键上,拇指放在空格键上。
9. 在给部队编队时,用大姆指和食指分别按CTRL和数字键1-4;或者左手外掌根按CTRL键上,小/无/中/食指分别按大区1/2/3/4键。
10. 选取部队:快速双击数字键两次。
11. 在保护健ALT和CTRL组合控制:一般用无名指与食指/大拇指组合;也可以用小指指根+大拇指指根组合。
12. 强制攻击时的CTRL键:一般使用小指或大拇指;也可以用小指的掌根,这种方法比较快。
13. 点电场后,左手小指快速按TAB,瞄一下颜色,鼠标左键点选结盟;小指按ESC退出;左手食指按B,鼠标左键,信标提示盟。
就是关于《红色警戒2》及其相关版本的一些知识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郑重声明:
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,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公益分享,非商业用途,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,客服QQ:841144146
相关阅读
《梦幻西游》70级押镖收益解析与划算程度分析
2025-04-23 16:27:19《光遇》流量消耗解析:游戏机制、用户权益与免流服务
2025-09-03 16:52:34《第五人格》全球赛奖励解析与竞技赛规则详解
2025-08-30 08:16:24英雄联盟新英雄芮尔解析:技能玩法与出装策略
2025-08-30 08:29:01和平精英视频剪辑攻略:提升游戏视频制作技巧
2025-05-25 11:57:11